房产测评网 新闻 小米市值蒸发1200亿港元 自由现金流成硬伤

小米市值蒸发1200亿港元 自由现金流成硬伤

近日,小米集团(代码:1810.HK,以下简称“小米”)发布三季报,各项财务指标呈上涨趋势,11月20日其股价涨幅高达8.38%。尽管如此,还是无法掩盖其股价跌破发行价的事实,2018年7月9日,小米在港交所上市,发行价为16.60港元,而2018年11月23日收盘价为14.44港元,跌幅13.01%。同时,按2018年7月18日其股价最高点22.2港元来算,上市仅仅四个月,小米市值蒸发了1200多亿港元,折合人民币为1000多亿。

小米股价为何会跌破发行价?它的业绩真如我们看到的那么好吗?雷军能否实现“小米将成为全球几十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”的誓言?

针对以上投资者关心的问题,《投资者报》致电致函小米集团对外公布的“伟达公共关系顾问”,被告知会有专人联系,但截至发稿日,并未收到相关回复。

智能电视业务助推业绩增长

2018年前三季度,小米的营收为1400多亿港元,同比增长64.11%;净利润为110多亿港元,同比增长132.94%。其中,智能电视业务突飞猛进,全球销量达500多万部。同时,根据奥维云网、国盛证券研究所统计,2017年全球电视产品出货的企业品牌对比中,小米也以157%的增速名列第一。

从小米产品的营收占比来看,目前,智能手机和IoL与生活消费产品成为小米的两大收入来源,根据2018年三季报,其智能手机占公司总收入比重为67.99%,IoL与生活消费产品为22.13%。

估值大幅跳水 自由现金流呈负

然而,小米持续增长的业绩依然没有扭转自身极速下滑的股价和估值,如果按某机构投资者在小米上市时以发行价16.60港元认购1000万股,2018年11月23日收盘价为14.44港元,目前已浮亏2160万港元。同时,从Wind的数据中也能看出,小米的动态市盈率也从刚上市时的-7.01%直跌到如今的-98.62%。

小米股价和估值为何下跌?有业内人士认为,与投资者对其未来现金盈利能力的担忧有很大关系。其中,自由现金流是衡量企业未来价值的重要指标。简而言之,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经营活动赚来的钱中,扣除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投入后剩余的钱,可供分配给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。

对此,《投资者报》研究发现,小米集团在2017年的自由现金流为-22亿港元,2018年前三季度为-90多亿港元;而同做智能手机的“苹果”和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“腾讯”的自由现金流一直为正,其中,2018年前三季度二者分别约552亿美元和578亿港元。相反,对于自由现金流一直呈负的小米来说,这无疑成为了投资者头上悬着的一把刀。

另外,小米在三季报中也特别提到,其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加90.7%。《投资者报》将其与苹果数据相比较时发现,无论是从研发费用、净利润、及毛利率占比,定位中低端的小米,与定位中高端的客户市场,差距明显。

与董明珠“10亿赌约”底气在哪?

//s3.pfp.sina.net/ea/ad/13/4/07078ed341932bed004ec5949d8d791d.jpg
数据胜于雄辩。以上一系列数据的对比,让人不禁想起雷军与董明珠在2013年12月12日的“10亿赌约”。当时雷军提出:“五年内,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,董明珠输我一块钱。”董明珠当场予以反击,要赌就赌10个亿。而这场赌约,不管是大佬之间茶余饭后的调侃,还是为了达到炒作效应,我们终将要通过数据回归一家企业的本质:以小米目前的业绩能力和市场对比,到底能否超过格力?

首先,从市值来看,目前小米以2800多亿港元(人民币2400多亿元)高于2200多亿元的格力;其次,2018年前三季度,格力的营收领跑小米189亿元,同时,格力和小米的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和101亿元,二者相差111亿元。这么看来,即使今年小米的营收超过格力,但小米能否像格力拥有超强的赚钱能力,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
坦率地讲,当大家还纠结于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时,《投资者报》认为,小米既可以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硬件公司,又可以是一只走在互联网浪尖上的“独角兽”,通过“互联网”玩法和高性价比的产品,占据消费者心智,但营销终究只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,最终能否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,并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,才是一家公司的真本事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